文章摘要
两种药物治疗HBeAg阳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预测因素分析
投稿时间:2015-01-05  修订日期:2015-03-17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5.010.026
中文关键词: 干扰素α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预测因素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常庆华 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 
姜锡平 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 
吴迪 212003 江苏省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炎科 
摘要点击次数: 1454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恩替卡韦两种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差异及HBeAg血清转换预测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4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22例患者为A组,恩替卡韦治疗的26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2、24和48周的HBeAg定量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治疗第48周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同时在ROC曲线下分析各组基线、12周、24周指标对48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水平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入院HBeAg、HBV-DNA及A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8周的治疗后,B组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A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24周HBeAg下降率对48周HBeAg血清学转换具有预测价值。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恩替卡韦具有更高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但HBV-DNA转阴率较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HBeAg水平较基线下降超过97.74%为其48周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最佳预测因素。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