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切除术治疗迟发型滤泡相关眼内炎11例分析 |
|
投稿时间:2016-05-15 |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6.12.030 |
中文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滤泡感染 眼内炎 玻璃体切除术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1462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目的 探讨经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滤泡相关眼内炎(BRE)临床效果,分析影响视力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到2013年7月安徽省立医院行PPV治疗11例小梁切除术后并发BRE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PPV临床效果,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BRE病程、滤泡渗漏、致病菌感染等可能影响PPV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经PPV治疗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86,P=0.017),小梁切除术到BRE发病的平均时间为(7.42±2.31)年,BRE从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PSITE)为(2.33±1.24)d,7例患者(64%)发生滤泡渗漏,细菌培养结果显示6例(55%)为强致病菌,强致病菌感染是影响手术效果因素(Z=-2.196,P=0.0337)。且强致病菌感染导致的低视力的患者数量较非强致病菌感染者多(P=0.0310)。结论 PPV治疗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的BRE安全有效,强致病菌感染是影响PPV临床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