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
投稿时间:2016-04-20 |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7.01.023 |
中文关键词: 床突上段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 Hunt-Hess分级 脑血管痉挛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1915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目的 通过2~5年的长期随访,总结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7例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床突上段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探讨动脉瘤大小、部位、Hunt-Hess分级、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手术时机、低钠血症、脑积水等可能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所有病例中完全栓塞48例,不完全栓塞9例;2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发生动脉栓塞事件;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0S评分)评价:满意50例(87.7%),残疾6例(10.5%),死亡1例(1.8%)。随访2~5年,1例明显复发增大,行二次介入治疗。单因素分析Hunt-Hess分级III~IV级、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unt-Hess III~V级、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手术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床突上段动脉瘤相对于开颅夹闭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Hunt-Hess分级III~IV级、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