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投稿时间:2016-11-08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7.06.027
中文关键词: 乳腺肿瘤  实性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方威 245000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汪露祥 245000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张帆 241001 安徽芜湖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 
摘要点击次数: 1926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6年8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例乳腺SPC患者,并对7例乳腺SPC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7例乳腺SPC患者均为女性,平均64.9岁,其中4例因发现乳头溢液就诊。7例均见导管内实性乳头状病变,7例细胞核为低、中核级,5例伴细胞内、外黏液分泌,2例伴神经内分泌癌(NEC)。7例患者的ER、PR均为阳性,HER-2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3%~20%。6例患者Syn呈弥漫阳性,1例患者部分阳性;4例患者CgA呈弥漫阳性,2例部分阳性,1例阴性;3例患者CD56弥漫阳性,3例部分阳性,1例阴性。p63、SMA、CD10、S-100蛋白显示5例肿瘤导管腔周缘及纤维血管轴心存在不连续的肌上皮,2例伴NEC的实性乳头状结节周围肌上皮标记阴性。7例患者随访3~96个月(平均24.1个月),均无瘤生存,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乳腺SPC是一种少见、好发老年女性的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多项病理参数及随访均提示SPC预后良好。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