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合肥地区急性毒蘑菇中毒临床特点及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分析
投稿时间:2017-01-20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7.08.023
中文关键词: 毒蘑菇  中毒  血液灌流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胡乐义 230601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 
程景林 230601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 
李景荣 230601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 
周姝 230601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 
戚金威 230601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 
张立新 230601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 
摘要点击次数: 1529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合肥地区急性毒蘑菇中毒的临床特点及血液灌流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毒蘑菇中毒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根据患者是否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组20例和血液灌流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及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血液灌流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的差异。结果 本地区毒蘑菇中毒类型主要为胃肠炎型38例,其次为中毒性肝炎型12例,无精神神经型和中毒性溶血型病例,其中1例患者因急性肝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血液灌流组住院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较药物治疗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肥地区以胃肠炎型毒蘑菇中毒为主,总体治疗效果佳。早期血液灌流治疗可明显缓解毒蘑菇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化指标,缩短住院时间,尤其对于中毒性肝炎型患者。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