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血栓弹力图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投稿时间:2016-11-08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7.12.023
中文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抑制率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E-mail
黄晓碧 230051 合肥 安徽省儿童医院心内科  
刘廷亮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 liutingliang@hotmail.com 
高伟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  
郭颖 20012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  
摘要点击次数: 1598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先天性心脏病(CHD) 患儿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接受介入治疗的29例CHD患儿,根据患儿介入术后每天口服阿司匹林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3 mg/kg,20例)和B组(5 mg/kg,9例),通过TEG检测方法,比较两组血小板功能,并监测临床出血及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9例患儿服用阿司匹林后,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23,P=0.000)。阿司匹林治疗后,两组患儿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26,P=0.270)。B组2例患儿术后发生异常出血,A组无出血患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1,P=0.025)。随访期间无血栓事件发生。结论 TEG可以监测CHD患儿介入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5 mg/(kg·d)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出血的可能性增大。TEG可作为抗血小板治疗评价指标。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