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2016年国内先天性心脏病与环境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
投稿时间:2017-05-02 |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8.04.016 |
中文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危险因素|meta分析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1887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目的 分析国内先天性心脏病的环境危险因素,为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学研究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Pubmed及Web of Science,收集200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国内先天性心脏病环境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文献,由异质性检验结果来选择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其中,病例组5 208例,对照组6 133例。共纳入8个环境危险因素,各因素合并OR值及95%CI如下:孕期病毒感染2.993(2.466~3.633)、孕期服用药物2.646(2.204~3.177)、孕期患糖尿病4.626(3.037~7.046)、居住装修不满半年房屋1.997(1.642~2.428)、被动吸烟2.143(1.869~2.458)、精神刺激1.772(1.417~2.216)、接触化学制剂3.641(3.008~4.407)、孕早期感冒和发烧3.959(2.996~5.231)。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环境暴露危险因素有关,孕妇减少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概率,可降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