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侧卧位前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疗效比较 |
|
投稿时间:2018-06-06 |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8.11.017 |
中文关键词: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强直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1795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目的 比较侧卧位直接前侧入路(L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LDAA组和PLA组,每组各32例。LDAA组采用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PLA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引流量、下床时间,术后第1、3、6月髋关节Harris评分(HHS),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股骨骨折,术后髋关节脱位、感染、假体松动以及异位骨化)。结果 LDA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行走时间、术后Harris评分、术后VAS评分均优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术后6个月为止,PLA组出现髋关节脱位2例,Brooker 1型异位骨化8例。;LDAA组出现术中股骨大转子骨折1例,Brooker 1型异位骨化2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PLA手术入路比较,LDAA入路治疗AS合并髋关节强直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康复较快的优点。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