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投稿时间:2019-04-05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9.10.008
中文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布尼亚病毒感染  预后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E-mail
宁玲 230001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  
金坤 230001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  
刘磊 230001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  
李磊 230001 安徽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 lilei0403@163.com 
摘要点击次数: 2230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和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确诊SFTS住院患者98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SFTS流行特征、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8例患者均为散发病例,1例患者因密切接触其他感染者后发病,患者病死率为11.22%(11/98)。农民或无业为发病主要职业人群,79.59%(78/98)患者发病前14 d内有野外作业史,发病均在每年的4~11月份,高峰在5~6月份。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心肌损伤(OR=13.905,95% CI:3.278~58.975)、肝功能损害(OR=9.524,95% CI:2.311~39.248)、肾功能受损(OR=3.698,95% CI:1.003~13.635)、APTT延长10 s(OR=5.926,95% CI:1.458~24.091)、脓毒血症(OR=6.417,95% CI:1.651~24.936)患者死亡风险更高,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肌损伤(OR=8.730,95% CI:1.659~45.929)、肝功能损害(OR=6.360,95% CI:1.034~39.106)是SFT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SFTS呈季节性发病,临床中应尽早对SFTS患者各脏器功能进行综合性评估,血清CKMB及ALT明显升高者预后较差,应引起高度重视。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