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筛查及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
|
投稿时间:2020-01-09 |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0.10.016 |
中文关键词: 早产儿 乳糖不耐受 喂养不耐受 危险因素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项目编号:LHGJ20190994) |
|
摘要点击次数: 1143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目的 进行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筛查,并分析影响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86例(存在乳糖不耐受)和对照组170例(无乳糖不耐受)。收集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的差异,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胎龄28~30周(β=0.578,OR=1.782)、1分钟Apgar评分4~6分(β=0.922,OR=2.51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β=1.673,OR=5.328)、人工喂养(β=1.293,OR=3.644)、父母乳糖不耐受(β=0.986,OR=2.680)是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含乳糖酶的益生菌(β=-0.523,OR=0.593)是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早产儿乳糖不耐受高危因素众多,应尽早防治。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