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巴曲酶+地塞米松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投稿时间:2020-07-14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1.04.018
中文关键词: 激素  巴曲酶  突发性耳聋  血液流变学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
闫一敏 473009 河南南阳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一病区 
巩红娟 473009 河南南阳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一病区 
陈子涵 473009 河南南阳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一病区 
刘永刚 473009 河南南阳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一病区 
魏鑫鑫 473009 河南南阳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一病区 
黄维平 473009 河南南阳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一病区 
尹中普 473009 河南南阳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一病区 
摘要点击次数: 1432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目的 探究突发性耳聋患者使用巴曲酶+地塞米松治疗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将使用地塞米松与地塞米松+巴曲酶治疗患者纳入对照组(n=105)和联合组(n=11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后症状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听力情况、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耳鸣、呕吐与眩晕持续时间以及听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听力情况、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改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低频区、高频区听力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低频型听力曲线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中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听力情况、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善患者凝血情况,调节血液流变学状态,进而达到改善患者听力情况的目的。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