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刀和电凝钩在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 |
|
投稿时间:2020-07-13 |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1.05.012 |
中文关键词: 纵隔肿瘤 电视胸腔镜 超声刀 电凝钩 免疫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020067),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9A320053),南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KJGG161) |
|
摘要点击次数: 1332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目的 探究超声刀与电凝钩在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收治行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能量器械使用情况分为超声刀组(n=51)与电凝钩组(n=46),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质量、胸腔引流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第24、48、72小时及1周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切口疼痛程度;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72小时均采血测定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变化,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统计纵隔肿瘤复发率。结果 超声刀组手术入路为剑突下入路,所占比例高于电凝钩组,手术时间较电凝钩组长,术中出血量少于电凝组,切除组织质量较电凝钩组重(P<0.05);超声刀组术后第24、48、72小时切口VAS评分均低于电凝钩组,存在组间、时间、交互效应(P<0.05);术后24、72小时超声刀组COR低于电凝钩组(P<0.05),超声刀组术后24、72小时CD3+、CD4+、CD4+/CD8+比值高于电凝钩组,存在组间、交互效应(P<0.05),超声刀组术后24小时CD8+低于电凝钩组(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随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刀、电凝钩均可获得较好的近期预后,但超声刀微创价值更高,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应激及术后早期免疫抑制程度。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