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对低PNI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
投稿时间:2020-11-02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1.09.014
中文关键词: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  结直肠癌  预后营养指数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院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8第23号)
作者单位E-mail
刘志平 23001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普外科  
胡开兵 23001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普外科 windy_1026929@163.com 
汤永胜 23001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普外科  
张有前 23001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普外科  
郭德胜 23001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普外科  
王想 23001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普外科  
王卫平 23001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普外科  
摘要点击次数: 1256
全文下载次数: 0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对低预后营养指数(PNI)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52例低PNI(PNI<45)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造瘘组(n=29)与直吻组(n=23),造瘘组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直吻组未造瘘而直接行一期吻合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总天数、住院总费用、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的差异。结果 直吻组患者术后肠漏、腹腔感染、炎性肠梗阻、复合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均高于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吻组患者术毕至首次排气的时间为(87.32±10.06)h、盆腔引流管拔出时间为(10.04±7.32)d,均长于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住院天数和总住院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瘘可在低PNI结直肠癌手术中运用,具有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不增加术后总住院天数和费用等优点。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