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应用反穿刺侧位布孔法的临床效果
投稿时间:2022-04-10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2.10.013
中文关键词: 反穿刺侧位布孔法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并发症  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类重点项目(项目编号:KJ2021A0317)
作者单位E-mail
刘志宁 230601 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程晓虎 230601 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余富龙 230031 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余富龙)  
王松 230601 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蒋恒 230601 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黄洋 230601 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张迎峰 230601 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周连帮 230601 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 lbzhou73@163.com 
摘要点击次数: 1600
全文下载次数: 1439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反穿刺侧位布孔法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应用观察及对术后并发症、机体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79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传统组(n=39)。两组患者均行TEP,观察组术中采取反穿刺侧位布孔,传统组采取常规穿刺下腹正中布孔。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发症,术前与术后1 天、2天应激反应指标[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水平,术前与术后1、2、3 天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术前与术后1、2、3个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结果 观察组腹膜前间隙建立时间、疝囊剥离时间、总手术时间均较传统组短,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不同时间ALD、NE、COR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不同时间CD3+、CD4+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和1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1)。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QOLI-74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穿刺侧位布孔法应用于TEP中临床效果较好。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