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溶血发生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
|
投稿时间:2022-10-08 |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3.09.020 |
中文关键词: 儿童 室间隔缺损 溶血 风险预测模型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901 |
全文下载次数: 534 |
中文摘要: |
目的 分析引发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溶血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3月563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检查,对所有受试患儿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检测,阳性患儿39例为溶血组,阴性患儿524例为非溶血组。收集患儿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溶血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Studio (4.2.1)软件构建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溶血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的判别能力,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在发生概率的一致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室间隔缺损直径、肺动脉压、封堵器直径、是否残余分流、是否中度以上瓣膜返流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室间隔缺损直径≥5 mm、肺动脉压、封堵器直径>6 mm、残余分流、中度以上瓣膜返流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溶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溶血发生风险的C-index为0.839(95% CI:0.746~0.896),内部验证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95% CI:0.751~0.88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之间的预测偏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69,P=0.094)。结论 基于室间隔缺损直径、肺动脉压、封堵器直径、残余分流、中度以上瓣膜返流建立的儿童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溶血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