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阴道分娩产妇经盆底肌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后盆底功能恢复研究
投稿时间:2024-03-02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4.07.020
中文关键词: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  顺产  盆底功能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科研基金培育项目(编号:2021zhyx-C36)
作者单位E-mail
杜荣美 230022 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妇产科门诊  
宋兵 230022 安徽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 2198978670@qq.com 
摘要点击次数: 464
全文下载次数: 298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妇经盆底肌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1 月至 2024 年 1 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江路门诊盆底治疗中心治疗的 72 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6)。试验组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行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阴道分娩产妇,对照组是同期未行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经阴道分娩产妇。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力、盆底肌疲劳度、腹盆收缩协调性及盆腔脏器脱垂等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阴道前壁点 Aa、阴道前壁最低点 Ba、阴道后壁最低点 Bp、宫颈 C 点、后穹隆 D 点数值明显减小,产妇的阴道后壁脱垂度和子宫脱垂度减小、I 类肌纤维肌力、牛津肌力、II 类肌纤维肌力、手测深层 II 类肌肌力和盆腹收缩协调减小,而阴道后壁最低点 Ap 数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阴道前壁脱垂度、手测深层 I 类肌肌力和腹直肌分离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肉锻炼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于治疗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和盆腔脏器脱垂等情况有较好的疗效,对阴道分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