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压缩感知技术在头颅MR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投稿时间:2023-09-07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4.09.006
中文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并行采集成像  压缩感知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2004j07020006),合肥市卫生计生应用医学研究项目(编号:hwk2019zd003),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全程管理启航基金项目资助,合肥市第六周期医学重点专科项目资助(编号:合卫科教〔2019〕160号),安徽医科大学校基金(编号:2021xkj222);安徽省教育厅开放课题(编号:NDMHCI-19-01)
作者单位E-mail
刘文利 236700 安徽合肥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张振华 236700 安徽合肥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zzh1002@163.com 
席春华 236700 安徽合肥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胡永胜 236700 安徽合肥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贺克武 236700 安徽合肥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摘要点击次数: 956
全文下载次数: 1276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压缩感知技术在头颅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因脑血管疾病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资料,其中30例患者同时进行标准头颅血管并行采集(PI-TOF-MRA)扫描(PI组)和加速因子(AF)为7条件下的压缩感知CS7-TOF-MRA扫描(CS7组),50例患者使用加速因子(AF)为5条件下CS 5-TOF-MRA扫描(CS5组)。通过图像诊断质量评分,血管分支显示能力对PI-TOF-MRA、CS 5-TOF-MRA及CS 7-TOF-MRA 3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定性分析,另对图像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定量分析。结果CS组的血管边缘锐利度及细小动脉显示效果优于PI组,且CS5组较于CS7组远端分支血管显示更为清晰,CS7组血管显示能力尚可。3组图像SNR、CN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TOF-MRA扫描时间4 min16 s,CS5-TOF-MRA扫描时间2 min 30 s,CS7-TOF-MRA扫描时间1 min 51 s。结论 CS-TOF(CS5 CS7)相较于PI-TOF-MRA在平衡图像质量与采集时间上具有优势,CS7-TOF-MRA在缩短扫描时间的同时可满足诊断要求,可以进行临床应用。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