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胃癌患者出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肝脏毒性的临床分析 |
|
投稿时间:2024-07-07 |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5.04.010 |
中文关键词: 胃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毒性反应 免疫相关肝脏毒性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908085QH333);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24AH050816);安徽省卫健委省财政支持重点项目(编号:AHWJ2023A10025);安徽医科大学基础与临床提升计划项目(编号:2023xkjT039);北京生命绿洲公益服务中心新锐肿瘤支持治疗课题研究项目(编号:cphcf-2022-021) |
|
摘要点击次数: 43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后出现肝脏毒性(IRH)的发病特点、治疗和转归、疾病进展和生存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2 月至 2024 年 1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晚期胃癌出现 IRH 的 18 例患者资料,随访时间跨度为 2.7~48.4 个月。记录 IRH 发生后的临床表现和分型。评估肝损伤生化异常模式临床分型中不同指数 R 值和新R 值的相关性。分析肝转移与肝炎严重程度、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炎临床分型的关系。评价患者的治疗疗效并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晚期胃癌患者 IRH 的发生时间为首次用药后的 0.5~15.6 个月,以肝酶伴或不伴有胆红素升高为主要表现。临床分型尤其是 G4 级毒性患者以胆汁淤积型为主。R 值和新 R 值呈正相关(r=0.971,P<0.001)。合并肝转移与肝脏毒性的严重程度、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炎临床分型均无显著关联(P>0.05)。治疗以糖皮质激素联合降酶、利胆药物为主。72.2% 的患者毒性降至 G1 级的中位时间为 6(4,9)d。使用 ICI 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 IRH 反弹,发生率为 15.4%。在 IRH 恢复后尝试重启 ICI 治疗,再发 IRH 的概率为40.0%。出现 IRH 初次停药后肿瘤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 4.6(2.3,8.0)个月,纳入患者在初次使用 ICI 治疗后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5.1(6.2,23.1)个月。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出现 IRH 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疗效尚可,需关注 IRH 的反弹和再发。IRH 的出现可能不会影响患者生存期。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