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慢性疼痛接受度的研究进展
投稿时间:2024-07-12  
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5.06.019
中文关键词: 疼痛接受度|测评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英文关键词: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2002357)
作者单位E-mail
彭兴月 400038 重庆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关节外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能制造与康复工程中心/重庆市科技局关节外科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教委关节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周丹 400038 重庆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关节外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能制造与康复工程中心/重庆市科技局关节外科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教委关节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傅德杰 400038 重庆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关节外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能制造与康复工程中心/重庆市科技局关节外科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教委关节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邓姝 400038 重庆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关节外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能制造与康复工程中心/重庆市科技局关节外科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教委关节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dengshu9624@tmmu.edu.cn 
摘要点击次数: 0
全文下载次数: 1
中文摘要:
      慢性疼痛接受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主要是患者在面对慢性疼痛时,愿意并能够接受疼痛治疗、管理以及康复的程度。疼痛强度、持续时间、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均是影响慢性疼痛接受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现有评估工具包丰富多样,包括疼痛接受度问卷(CPAQ)、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PSEQ)、疼痛变化阶段问卷(PSOCQ)等。学界普遍通过正念疗法、基于接受与实现疗法、其他疗法为患者提供该治疗。
英文摘要:
      
查看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下载PDF阅读器
关闭